锂电行业10大趋势丨2025
时间: 2025-04-25 20:01:20 | 作者: 多金属复合材料
2023年锂电全产业产能过剩浪潮“席卷”,行业景气度下滑,调整周期加速到来。2024年锂电行业经历“终端需求放缓、价格探底、停产减产”等市场调节后,驶入新阶段。
行至2025年,锂电新能源行业又将怎么样发展?在此,起点锂电根据2024年市场表现以及2025年热点事件,判断了锂电行业10大发展的新趋势,如有不同思考,欢迎交流探讨。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
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60%,较去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40%,较去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市场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700万台以上。随着一众国内自主汽车品牌跟随着理想、华为等的步伐增加增程动力新车型的投放,预计当年插混车型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将继续增长到45%-50%。
反映到电池端,插混市场将成为电池企业2025年主要布局战场。据统计,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瑞浦兰钧、蜂巢能源、正力新能等已经发布相关动力电池产品。
宁德时代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纯电续航可达400公里,支持4C超快充技术,充电10分钟即可续航280公里。此外,骁遥超级增混电池还具备出色的高功率输出能力,满电状态下功率超过500KW,4秒实现百公里加速。
瑞浦兰钧已推出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等插混电池,在纯电条件下,其可适配300公里以内混动车型的动力需求。其10%-80%SOC的充电倍率达2C-4C,脉冲功率达10C,循环寿命超4500次,且能在-35℃和3%SOC的条件下实现冷启动。
正力新能已推出新一代PHEV电池系统,已配套别克GL8陆尊PHEV、广汽传祺E8等主流车企的重点混动车型。
蜂巢能源在2023年已推出117Ah、90Ah和62Ah三款插混电池,并针对大电量增混市场需求,在2024年7月推出4C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电芯,在2024年12月推出大电量增混电池,电量高达59.05kWh,峰值充电倍率超过3C。据悉,蜂巢能源插混电池已配套吉利银河、岚图、理想、坦克等品牌插混车型。
数据显示,2024年,蜂巢在插混市场的装机量激增至5.6GWh,成为蜂巢装机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综上起点锂电认为,2025年插混市场将持续为电池企业打开增长空间,同时细分市场的竞争也会倒逼公司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2024年,碳酸锂市场以供需错配为发展基调,价格持续波动。起点研究院(SPIR)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碳酸锂价格最高点在11.5万元/吨,最低点价格在7.2万元/吨,全年均价9万元/吨,与2023年年末水平相当。
回顾来看,碳酸锂市场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节市场冷淡、交易量少、市场维稳;第二阶段是锂盐厂停产检修、产量下降,带动价格小幅上抬;第三阶段是进口及国产量增加,碳酸锂持续累库,价格下降探底;第四阶段是金九银十市场如期而至,需求超过预期,带动碳酸锂价格上调。
2023-2024年两年时间,碳酸锂击破供需平衡成本线万元/吨,已形成底部价格支撑。
起点锂电认为,碳酸锂价格再下降的可能不大,2025年或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碳酸锂是国际性商品,价格受多种关键因素驱动,但较为根本的是市场需求。目前市场悲观的原因是,业内一致认为2025碳酸锂将延续供需错配发展的新趋势,价格将持续走低。
一是多家锂矿下调产量目标,并有锂矿相继停产,这中间还包括4座澳矿,减产影响将持续蔓延至2025年;二是南美盐湖和中国锂资源等产能释放周期未至,加上企业的挺价情绪,实际产量可能不达预期,且南美等地政局动荡,供给有中断风险;三是LG、SK on等巨头加紧上游布局,一体化趋势明显,锂资源竞争加剧,头部企业议价能力提升;四是新能源市场需求增幅提升,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501.9GWh,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1861.7GWh,约增长24%。
根据国内外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碳酸锂产能释放与需求相当,均在140-150万吨,供需关系持续改善的情况下,碳酸锂有一定的涨价空间。
动储市场的增长,快速拉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上涨。其中三元动力电池主攻的欧美市场正被磷酸铁锂电池“瓦解”,储能市场也加速向磷酸铁锂电池
车企端,雷诺、Stellantis、通用、现代、大众、福特等多家车企确定将导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更有车企暂停三元电池产能建设,与相关电池供应商合资建厂,确保铁锂电池产能如期释放。
储能端,美国Powin、AESI,西班牙Grenergy Renovables等为代表的头部储能企业,纷纷转向磷酸铁锂电池,已向国内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比亚迪等单个企业下发超10GWh的订单。
企业端,ACC、Verkor等代表性企业正在探索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韩国三大电池巨头无一例外启动磷酸铁锂技术布局和产能建设;而中国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国轩高科等已在东南亚、欧非、北美等市场率先落地产能。
材料端,磷酸铁锂强势出海,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常州锂源、万润新能4家头部企业领队,辐射美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地区,产业链配套进一步完善。
对于磷酸铁锂,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廉玉波曾作出判断:未来15年-20年,磷酸铁锂电池仍会是动力市场的主流选择。
目前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的“主导”地位确定,近几年,将成为出海主力,随企业产能的释放,将持续带动磷酸铁锂材料、相关生产设备、以及配套的添加材料去到海外。
据观察,2024年至今,已经有多家电芯厂发布600Ah+储能电池,包括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远景储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南都电源、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其中不少企业已有产品下线。
比如,亿纬锂能在2024年12月率先行业量产628Ah超大电芯;楚能新能源、鹏辉能源、瑞浦兰钧等在今年紧跟着下线Ah电芯。
市场认为,储能电芯不断朝着大容量发展的背后驱动因素主要是3个方面:1、行业内卷深化,价格战转变为产品技术战。目前储能电池价格接近成本,降无可减,电池容量提升成为公司竞争的一个主要方向。大容量电芯能够大大减少PACK端零部件的使用,简化装配工艺,同时提升了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从而在降低集成难度的同时,降低了储能系统的成本,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市场需求驱动,长时储能渐成趋势。长时储能定义为在额定功率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持续放电4小时及以上,或者数天、数月的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这就要求储能技术具备较大的容量储存能力,而提高电芯容量是锂电储能达到长时储能要求的重要方法。目前,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下,多个国家发布了文件政策推动长时储能应用,锂电储能作为目前占比最高的电化学储能方式,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3、龙头引导效应,加速大容量电芯进入市场。中国电建、龙源电力等头部企业项目招标由280Ah向314Ah电芯转变;斩单能手中车株洲所发布下一代储能系统产品CESS-4.0及下一代688Ah储能大电芯,打开600Ah+储能市场。消息显示,有超10家电池公司参与中车株洲所688Ah电芯研发制样,其中鹏辉能源、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等企业产品已经下线。
从国内储能现在的状况来看,大型储能市场大多分布在在央国企。其中中车株洲所背靠中国中车集团,在储能领域大展拳脚,不过3年时间成为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还曾力压海博思创。消息显示,2024年中车株洲所位居国内储能行业中标量第一名,可见其背后对储能电池的需求。
起点锂电认为,诸如中车株洲所等企业是储能电池企业深度绑定的对象,其动作牵动行业发展。随着各大电芯厂相继完成688Ah电芯的试制工作并快速导入量产,中车株洲所“引导”的双六时代将成为储能行业新潮流。
“双六”时代即单颗电芯容量超过600Ah、系统集成能量超过6MWh。据中车株洲所方面消息,与当前主流的314Ah储能电芯相比,688Ah电芯单体电芯容量提升119%,体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升7.5%,电芯成本预期降低6%以上,20尺单舱储能系统容量提升37.6%,达到6.9MWh,能逐步降低系统成本。
起点研究院(SPIR)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356GWh,同比增长61.5%,增幅超过动力、数码以及轻型动力市场。
在这高速增幅的背后,储能市场占有率进一步集中。一是储能电芯逐步由中国市场主导,中企份额进一步集中;二是中国头部企业出货量遥遥领先,TOP10企业市占率上升。
2024年以前,储能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并不稳定,企业排名变动较大;2024年后,宁德时代第一位置基本稳定,亿纬锂能、比亚迪紧随其后,海辰储能、中创新航、瑞浦兰钧、远景动力、国轩、鹏辉、楚能并进,梯队分类成型。
从2024年订单以及产能情况去看,储能增量市场主要在海外。不完全统计,2024年海外储能市场对中国储能电芯的采购规模超过150GWh。比较有优势的企业是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等,待以上企业海外订单兑现,储能电池竞争格局会更加明朗。
2024年来,明显能够正常的看到大圆柱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发展力度较大。
其中,大圆柱电池以亿纬锂能、多氟多为主要代表加速上车,中比、比克、博力威、睿恩新能源等推动大圆柱电池在储能和电动工具领域上量;钠电端,宁德时代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以锂钠结合方式,布局増混市场;孚能科技、中科海钠等加速钠电池落地A00级车型;固态电池方面,车企与电池企业联合研发,全球超20家企业确定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起点锂电认为,2025年新电池技术的发展,将持续打破锂电池原有应用边界,为锂电公司能够带来新的市场增量。
比如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将极大提高安全和续航。除了动储市场,也适用于低空经济领域,目前已有电池企业配合无人机等公司进行电池研发,未来将拉动其在航天、农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新技术的发展对于设备、材料企业而言也是机遇。比如干法、涂布、辊压等工艺的升级将为设备企业打开布局空间,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自2022年3C电池在汽车端实现应用以来,4C、5C电池相继问世,至今6C超快充电池赛道已开启卡位战。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巨湾技研、超电新能源等企业为代表的“快充团队”还在扩大,并带动快充技术渗透进入各个材料体系以及不同形态的电池,比如除了三元电池外,快充技术已在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端进行匹配。
最新消息显示,宁德时代6C超充电池开始装车尊界S800,仅需10.5分钟就能将电量从10%充至80%。同时宁德时代还计划在今年推出6C磷酸铁锂电池,充电10分钟,可为车辆提供额外350公里的续航里程。
正极材料需要具备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更快的离子传导速度,以应对快充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和离子流量;负极材料也需要具备优异的电子传导性能和结构稳定性,以保证在快充过程中不易发生结构变化和电化学性能衰减;此外,隔膜产品也应该要依据要求做升级。
快充技术的升级迭代,既对锂电材料性能提出挑战,也为相关公司能够带来了布局机遇。据2025年快充动力电池市场预测显示,快充电池的出货占比预计将突破30%。
我们认为,2025年快充技术将加快上车,市场对高容量、高压实、高电压的正极材料(锂铁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锰钴氧化物等),以及具有快速锂离子传输能力的负极材料(硅基复合材料、钛酸锂等)的需求会大幅度的增加。此外,芳纶涂覆隔膜等产能或将成为重点布局产品。
全球碳中和目标下放,锂电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压力。
目前欧盟、中国、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出碳中和目标,要求企业减少碳排放,还有部分国家(如欧盟)要求动力电池企业披露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并逐步设定碳足迹上限。锂电池作为高碳足迹产品在进出市场可能面临额外成本。
此外,市场方面,特斯拉、宝马等车企要求供应商提供“绿色电池”,以减少整车碳足迹。零碳工厂成为进入高端供应链的门槛。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电池龙头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零碳生产构建能力。截至目前其打造了3家灯塔工厂和9家零碳工厂,并进入特斯拉、宝马、福特等知名车企供应链。除此以外,宁德时代还在助力城市主体进行零碳转型,包括南京、海南等。
据观察,目前远景动力、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主流电池企业也正在加速向零碳工厂转型。
很明显,零碳能力将成为锂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零碳产能将成为未来锂电行业主要特征。以锂电池企业为主导,锂电材料、设备细分市场紧跟的全产业链零碳生产正在加速到来。
相较于2024年项目终止、IPO折戟、业绩变脸,2025年开年局势大好。
项目端,2个月内,超20个电池项目传新进展,其中布局大多分布在在大圆柱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领域,新型电池技术关注度更高。此外,包括回收在内的材料项目更多,遍布江西、湖南、广西多地。
资本端,锂电企业扎堆港股IPO,宁德时代、中伟股份、先导智能等头部企业领衔,融资热度正在恢复。
业绩端,容百科技、中科电气等企业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提升,带动锂电行业景气度回升。
一是具备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企业,二是海外布局领先的企业,三是一体化布局更为完善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长期资金市场青睐,抵御周期风险能力更强。
锂电被视为重资本产业,研发、建厂、运输、维护等都需要大量资本和人力的投入。但AI技术的成熟,将大程度减少以上支出。
比如在电池健康度评估与预测方面,通过基于电化学和人工智能的混合模型,利用海量数据来进行多次迭代,产生独有算法,精准评估和预测电池健康度。
在电池寿命方面,AI可结合电池健康情况和场景策略,实现参数优化和充电/放电模型,提高储能电池性能,延长储能电池使用寿命。例如,近期复旦大学团队利用AI与有机电化学的结合,设计出一种锂载体分子,能够无损修复废旧电池,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1至2个数量级。
在电池安全与故障预警方面,AI可分析电化学和海量电池数据,评估引起电池析锂和热失控等故障因素,对电芯和模组失效进行主动异常监测。
在新技术模型测试方面,AI技术能重构研发范式,基于大数据和模型实现从材料创新到工艺突破,并自动进行研发,自动调用并优化各种参数,最后重塑制造流程。
以固态电池为例,目前固态电池研发面临的固固界面阻抗、硫化物电解质稳定性、锂金属负极应用等技术难题,传统研发模式面临超高成本和超长试错周期,但AI技术能识别潜在材料组合规律,实现研发效率的指数级跃升。
起点锂电预测,在未来的锂电产业中,AI将成为各大企业布局重点,研发测试周期、生产智造效率、检测运维反应等均会大幅度的提高,固态电池等新电池技术有望加速商用。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了解一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全过程。
4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对接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1200万元《调解协议》,被羁押8个月后检方不予起诉
因为一起《购销合同》纠纷,河南郑州商人陈嵩被合同另一方李某庆以其涉嫌诈骗为由,于2023年3月向河南开封杞县公安局报案。同年4月,杞县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作出不予立案通知书。同年8月,李某庆再次报案。
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日本、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重大进展”。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为名大打关税战,引发美国内外普遍批评。几次三番对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更是让美国农业界、商界、工业界、政界甚至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艺界感到混乱和恐慌。
从三亚回来马不停蹄赶到广州,虽然又是发烧又是咳嗽,但是看到有你陪在身边,一切都好,公司马上两岁了,感谢大家一路相伴,是你们的爱托起了娜娜逐梦的翅膀,点点滴滴的温暖和感动我都铭记心中……#记录生活 #情感 #双向奔赴
性侵类刑案专题讲座之二 #大同订婚案件 二审宣判后,应广大网友邀请开设《性侵类刑事案件专题讲座》,不针对个案,请不要过限解读。今天第2讲《被害人陈述与报案录像视频》……
珠江之畔,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广州塔。每当夜幕降临,塔身流光溢彩,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座城市的天际线。广州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岭南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玲珑概念。塔身由24根立柱旋转而成,形成独特的小蛮腰造型,既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科技感,又蕴含着东方美学的神韵。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起点锂电是锂电行业领先新媒体平台,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前沿的资讯和专业的服务。